網頁

顯示具有 攝影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攝影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09/12/10

初次的黑白底片,探索沉默的影像世界

生平第一卷黑白底片,反差控制還蠻難掌握的,難怪書上說黑白底片的range很大,

一樣是拖了一段時間才完成這卷,不過當看到成相時,某些畫面仍讓我感動,

開始喜歡黑白畫面了,下一捲,拭目以待!

NIKON F3 + AGFA APX Photo 100

黃金博物園區一角

2009/11/29

大人的科學雜誌 vol.25 開箱

又是在某天假日,清晨一大早起床卻整個人賴在電腦前,邊吃著早餐邊想著敗家的事,

前一陣子被一群拿著Rolleiflex的高級攝影團體給驚嚇到,導致有點魂不守舍,TLR在心中仍不斷的徘徊...

另一頭電腦的畫面中,終於有個可以將無窮的敗家慾望制住的物品,而它竟然只是本雜誌?!


2009/11/19

夜。蕭如松藝術園區

冷風兮瑟,夜幕低垂,街上的人們穿梭著,
為了找題材,漫步在竹東巷弄中,走著走著不知不覺又踏到了大同街上,

有別於平日的景色,家家戶戶燈火通明,現在正是吃晚餐的時刻,而我卻站在蕭如松藝術園區前發呆
正猶豫著要不要進去,一鼓好奇心仍驅使著我提起腳步: 入夜後,這裡又是怎樣的光景呢?

故松居的小巷裡,透過鏡頭的畫面鏡那麼的吸引人,有點滄桑,卻不悲


2009/11/11

台北捷運站一景

新的傢伙搭新的底片,果然是好樣的,

從沒在台北車站久留的我,趁著等車時間按了幾張,沒想到螢光燈在底片的成像裡,竟那麼lomo

分享給各位:

#01

2009/11/07

心靈的避風港。萬華龍山寺

從剝皮寮藝條通到龍山寺,走路並不費多少時間,穿梭在混搭的街道裡,眼前的景象格外的新鮮有趣,

其實早上在剝皮寮時,就看到對面一間店家排了人,看看招牌就完全能理解了: 周記肉粥店

他的招牌就是用大骨湯將生米煮熟,端出時灑上油蔥酥,光用描述的就讓人食指大動

配上一盤外皮酥脆肉直鮮美的紅燒肉,我想這就是風靡海外的絕招吧! 但是這些晚點再來介紹。

<龍山寺>

2009/10/05

Rollei 35 之初次表現

還記得之前買的ROLLEI 35嗎? 費盡了好幾個月,終於把這捲底片拍完了,相較於底片機還可以景深預覽,這台連距離都要自己估算的狀況下,拍照更顯得好玩!

就是這台囉~



一樣搭配DNP CENTURIA 這捲底片,從頭到尾其實只擔心曝光正不正常而已,但其實是多慮了,來看看表現吧:

2009/08/12

鮮豔 - DNP CENTURIA 底片

不知何時,不知何地,也不知在哪個網站,我看到了這捲底片拍出的效果,可說是瞬間迷上!

先前剛接觸底片時,拍了幾捲7-11都買的到的富士軟片,也拍了幾捲柯達軟片,卻比不上這捲帶給我的喜好感!



於是在網路上買了幾捲來試拍,越拍越時有感覺,這真的是我要的,完全不用後製的成效,每一張彷彿自動加了對比般的色調,非常的迷人,

底下幾張是某天去竹東 蕭如松文化園區 附近亂晃亂拍的測試照,看看就知道為何我那麼喜愛這捲底片的發色了,

沒後製,僅縮圖,竹北 綠點 冲掃~
#01 Nikon FE + 50mm f1.4


2009/08/06

新埔人文,悶又悶

前陣子跟了PLUS+辦的新埔人文團,才知原來新埔有這麼多富有文化的古蹟,但就在勝興打鐵舖填裝底片要拍攝時,相機竟舊疾復發,又無法過片了,欲哭無淚,真是又悶又熱的一天 >_<... 後續也就只能用手機拍了...

[劉家祠]

劉家祠又稱劉氏家廟,位於廣和路與和平街交會處,建於清同治5年(1866),奉祀劉家共同始祖漢高祖劉邦的祖父劉榮及歷代祖先,是一座華麗的小型三合院。現為國家三級古蹟。

看著滿滿的牌位,這一家真的是旺的可以!

2009/07/28

新玩具入手: ROLLEI 35

在21世紀,當你腦海裡有個想要的物品時,千萬不要上網,否則很容易就會出現在面前!

21世紀的幻想,一切都變的可能。

徘徊在Y拍和P賣直到半夜,我的積蓄偷偷的昇華了,新玩具入手: ROLLEI 35。



比較過一長串的圖文,它抓住了我的眼睛,獨特的設計,在眾多相機中,絕對是閃亮的一台,

2009/07/27

老傢伙開箱: MAMIYA RB67 Pro S

就在不久前聽說親戚那有120中幅機,就很高興的打了個電話"借看",

但是在收到包裹後,原本幻想著ROLLEI的我卻完全破滅,

我的媽咪呀,是台MAMIYA....



面對這台龐然大物,我也不知道要怎樣下手,任何一個地方,對我來說都是謎樣的功能

2009/07/22

The Eclipse。2009 日蝕

新聞相傳已約一個禮拜,今天著實是個大日子,

全亞洲都為它瘋狂著,百年難得的日蝕,今天離我們最近!


一大早到了公司,第一件事就是衝到頂樓,傻傻的想用漸層減光鏡看日蝕了沒?




但是這種防護措施實在是很阿呆的事,只看一眼就眼冒金星,所以又回到座位上找可以擋光的東西,

找了半天,最後合適的,就是抽屜裡的磁碟片,躺了N年,現在終於有用處了!

於是跟同事借了相機再度回到頂樓,這時剛好是偏蝕的最大角度,趕緊拍下來,

雖然沒有天文望遠鏡般的清晰,但很慶幸參與了這一刻,

依稀記得上一次的清晰日蝕,是在我國小,這次已經是成人了,那下次呢?

2009/07/19

敘竹,外拍紀實

這一天跑了一趟友情牌外拍I'am Photo,人像是Lion最不擅長的,但練習是進步的最好動力

第一次的棚燈人像拍攝,搭配不熟悉的閃燈和棚燈,能閃出這樣來,自己還蠻高興的~~

但第一次在悶熱的地下室拍照,非常的詭異,但也真苦了MD了!

#01

2009/07/16

竹南。香山風情: 溼地、豎琴橋

趁著夏天,晝長夜短,下了班之後還可以有短暫的時間來到海邊拍拍照,算是一種幸福吧,

最近豎琴橋一直是新竹區蠻夯的一個點,但我連續來了3次,就是遇不到火燒般的雲彩

但這是摃龜嗎? 不是,只要掌握好光線,照片就會升級,來看看吧~

[豎琴橋]

最近蠻喜歡冷調的畫面,稍微調整一下,很有未來感。

2009/07/14

追風。日月潭

這個夏季到目前為止的颱風少之又少,不來,怕缺水;來了,又怕造成災害,我們的小琉球之行,也因此泡湯,
特地買的草帽,天天哭泣著,幾時會用到呢? 我也不知道 >_<。 原訂的小琉球之行泡湯,幾個人在討論後,決定追颱風,因為往往大景的產生,都是颱風所催生出來的!

於是在6/20凌晨,一群瘋子連夜驅車到日月潭,等待著奇蹟出現。

2009/07/11

枋寮。再訪夏荷

在新埔義民廟附近,一家鮮少人知的荷花園,每到夏季總會看到攝影人出沒在這裡,反而是民眾到這裡遊玩的,少之又少。

今年我們又來了,但是本意卻不是拍荷花,而是吃冰。今年的夏天,熱到不知如何是好,唯有那冰冰涼涼的蓮子冰,可解心中煩悶。



吃完了冰,現在連吹過來的風,都會變成涼的,神輕氣爽般的痛快。

夏荷。中興新村

夏季來臨,萬物似乎都變了個樣,五月雪之後,天氣是更炎熱了。

PLUS+又有新的活動,這次要去中台灣,拍荷花,兼賞茶園,對於沒去過的我們,充滿了期待。

中興新村原為台灣省政府所在地,後因政府北北遷,這裡仿英國倫敦「新市鎮」遂變成了另起的觀光勝地,加上政府大力改造,目前每到假日,遊客如織。

在下了南投交流道沒多久,兩旁的荷花池,綿延的長度足以讓人駐足,而今天的第一目的地就是這裡。


2009/05/20

不敢轉過去的刻度,M Mode 心理障礙完全克服

在這裡分享自己的單眼經驗:

剛接觸單眼時,我想很多人一定對說明書與操作上,會有鬼打牆的經驗,什麼是P,什麼是A.....灰薩薩

這裡還是不厭其煩的解說一下: (若已明嘹的,就直接跳到M Mode去吧)

P Mode: 在該模式下,相機在大多數情況下會自動調整快門速度和光圈以獲得最佳曝光。

S Mode: 在快門優先自動模式下,可為快門速度選擇從 30 秒到 幾千分之一秒之間的值,而相機會自動選擇光圈以獲得最佳曝光。

2009/05/04

北海岸之旅。萬里縱遊!

一個勞動節的假期,讓我彌補了先前無法成行的遺憾。這次把東北角的目標訂在: 夜曝拳頭石、龜吼日出、萬里飛行傘。

其中拳頭石算是蠻大的一個挑戰,因為夜曝的時間,是要以經驗值去評估的。

下了二高,穿越了基隆往萬里駛去,基金三路銜接到北濱後,迎面而來的,是一望無際的晴空大海。

為避免晚上前往拍攝有危險,我們先去探路。拳頭石就位於北濱52公里處,在獅子公園腳踏車步道下方的礁岩上,因為酷似拳頭而聞名(但是在地人卻鮮少人知)沿著自行車道走,果然看到傳聞中的梯子,順著往下爬,拳頭石就在不遠處。

酷似拳頭的拳頭石

2009/04/30

被遺忘的歷史。鍾家古厝

那天在鹿寮坑為了找桐花步道迷了路,卻意外的走到鍾家古厝,遠遠的望去,磚紅的瓦屋,延著山坡而起,我就被這樣的魔力吸引了,

[鍾家古厝解說牌]

鍾家昔時擁有面積廣大的茶園,聘請許多長工協助種茶、採茶。為解決眾多人口住宿的問題,依山勢而興建此座規模龐大且右側廂房高達二層樓的三合院建築,此屋建於民國初年,迄今已有八十餘年的歷史,民國四十年間右側廂房曾整修過,其餘大部分仍保留原貌。此屋結構不僅採用傳統之大木結構,二層樓上之廂房並以紅磚搭建樑柱結構,柱與牆間並留有伸縮縫,在當時說是相當先進的工法,檐下及窗櫺以紅磚排列的方式收邊,更增添建築上的美感。


2009/04/28

白細。微美。五月雪

五月,多變的季節,但沒想到4月底的天氣,仍是翻臉無情。

最近多注意周遭,不難發現天上,地上,開始緩緩飄落著桐花,因為五月雪的季節,已經悄悄展開。

[鹿寮坑桐花步道]

#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