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7-8月,位在南法的亞維儂,會舉辦亞維儂藝術節 Festival d'Avignon,此時的人潮不僅是法國,鄰近國家的遊客也為之瘋狂。
出了亞維儂火車站,不急著直奔市中心,回頭看看這棟建築物,仍有種古味十足的感覺,頭頂上那極簡的鐘,靜靜的轉動著,
出了火車站門,一眼就可以把眼光直放到亞維儂市區中心的錯覺,馬賽克似的人潮,讓人不覺得加快腳步,想要融入那片色塊了。
由於藝術節的關係,藝術表演的宣傳單貼滿了街上,多到成了垃圾廣告的感覺,兩旁的街道上有許多攤位,販售著多種商品,唱盤、明信片、書籍、畫...等,十足的跳蚤市場風格,
很多商品看起來不錯,比如成套的書籍,但語言上對於遊客並不是友善的,手邊翻閱著一套著名漫畫: 火影忍者,對話內容完全是法文! 內心突然有股帶一本回家的衝動,法文的火影忍者ㄝ!!!
(可愛的帽子阿婆雙人組)
書籍上寫著,共和國路 Rue de la République,是亞維儂最熱鬧的街,的確!
連綿的建築物,富有雅致的歐式建築工法,但在各個騎樓,卻名流十足,如服飾連鎖店、流行鞋店、精緻的糕餅店...從information center 直到鐘樓這一段路,猶如縮小版的百貨街,
這個季節眾多的知名服飾折扣一家比一家低,我們光在 H & M 拿著70% off的衣服,思緒已經自我掙扎了好幾次,不過還是忍住沒下手,已無空間的行李箱拯救了我們的荷包。
路的盡頭,是鐘樓廣場,市政廳頂樓上的報時鐘,每半點以及整點便會自動的敲奏著,在法國的廣場,意味著有咖啡座、餐廳,而令人驚奇的,這裡有座旋轉木馬,不知是因為節慶的關係而擺設出來,還是原本就設立著。
伴隨著音樂旋轉的馬,邊旋轉邊吸引著一旁的孩童們,這種魅力可能直到世界末日都不會減滅,
看著地圖,再繼續往裡面走,便是教皇宮所在,在鐘樓廣場四周,已有許多街頭藝術表演以及活動宣傳,醞釀著藝術節的氣氛。
又再次體驗了那種豁然開朗的瞬間快感,穿出了小巷口,教皇廣場之大,直直填滿了眼界,人潮就聚集在這裡,喧囂、吵鬧、歡樂的氣氛,四處可見。
以教皇宮為中心所拓展出去的範圍,活生生的是現成的歷史痕跡,若是來這裡考古的話,1個月的時間都不夠。
(教皇廣場及教皇宮)
(教皇廣場)
[表演]
亞維儂藝術節的演出舞台,就在教皇宮內的劇場舉行,來自世界各國的頂尖表演團體,便在這仿古式的表演舞台演出精湛的戲碼,如話劇、音樂演奏、歌唱表演...等,當然這些都需要購票欣賞,且一票難求,
而在教皇宮外則有所謂的外場表演,免費的演出,卻有紮實的內容。他們以排班似的方式在廣場周圍不同角落表演著,縱使投入那小罐子的零錢不多,卻不會因為這樣絲毫降低了表演品質,在藝術節的表演者,著實的為了表演藝術而付出著。
這位老兄表演吞"捲尺"時,觀眾都笑翻了
(活動宣傳,5分鐘的表演,演出者能在廣場中瞬間營造出氣氛,讓人看完會意猶未盡的想去買票看表演)
(水晶球表演,舞者以瑜珈的姿勢在身上滾動著水晶球,久久竟不會掉落,堪稱奇技)
(日本來的表演者,以搞笑的方式演出著雜耍,非常新穎,卻也看得出其用心,這種互動式表演我非常喜歡)
(似乎是來自同一團體的日本演出者,可愛兔子面具下,是一位短髮美女)
[教皇宮 Le Palais des Papes]
教皇宮的歷史就不多作陳述,字面來說,就是歷代非常多位教皇都住在這裡,所以...大概是這樣,
由於上幾個世紀,以宗教為名的團體,總是代表著最高權級,在住的方面便不可能馬虎,可以將教皇宮想像成修道院的高級版本,整個宗教體系用"經營"來說不為過,
以往修道院為了能維持運作,在周圍會種植一些經濟作物用以換取每日所需的物資,像麥、葡萄,或是廣為人知的薰衣草,在聖經裡,酒代表了耶穌的血,因此神職人員也開始釀酒,除了提供內需,更可增加收入,
但若把這些種植方式擴大幾倍,以事業的方式經營,再加上信徒們的捐款,幾座教皇宮都蓋得起來,這也是為什麼這棟建築物遠比周遭的莊嚴雄偉,拔地而起,宛如城鎮的中心。
(教皇宮一隅)
教皇宮售票廳販售著多種套票,我們購買的"教皇宮+聖內貝澤橋"套票價為 15 歐,一天的行程,2個點就很充足(不含藝術節的外場表演、逛街),今天的時間只夠分配走馬看花。
領取了多國語言解說機,人在被安排好的路線在古蹟中走動著,教皇宮內每一面牆、每一塊磚,細看都歷盡滄桑,歷史的洪流無情的刻蝕著。按下對應的號碼,解說機一字一句的交代著眼前區域,幾百年前的景緻,透過腦中幻想出現在眼前。
似乎看到了寬廣的大廳中,神職人員沿著桌子按照職位循序坐著、交談著,這裡可能是每天的聚餐,也能是執行施洗的典禮,也可能是加冕儀式;廚房人員正忙碌的處理新鮮的食物、宰殺著豬羊,熱騰騰的蒸氣順著特殊設計的尖塔往上蔓延,將香氣用力的擠出煙囪。
遊客們在這裡若對歷史用心,時間會過得非常的快,我們勉強的在出口走出來時,時間早過大半天。
鮮少看到東方人在附近出現,我們在歐洲人群中顯得明顯,今天的午餐怎樣點菜也是個問題,服務生擠不出像樣的英文,怎麼聽都是法文的感覺,而我們還是吃了一頓精緻的午餐。
[聖貝內澤橋 Le Pont Saint-Bénezet]
聖貝內澤橋的歷史,反而比教皇宮來的有趣:
橋尚未完成之前,隆河劃分著兩岸的生活,某天牧羊人聖貝內澤聽到了上天的聲音,要他興建一座橋跨接兩岸,他把想法告訴眾人,卻沒人相信他並且朝笑著他是個忘想者、瘋子,
當時亞維儂新城仍在興建,城牆邊有許多大石散落著,聖貝內澤竟然在眾人的玩笑下竟然抱起不可能舉起的大石走向河邊,奮力的將大石投向河中,眾人將此視為神蹟,接受了他的想法,而橋的興建也獲得資金開始順立進行,在聖貝內澤去世後,民眾便興建了一座教堂紀念他。
橋在某一年被洪水沖斷後,便不再修復,但至今聖貝內澤的故事仍被流傳著,走到斷橋盡頭往回看,可以看見聖母宮塔頂的金色雕像,在當年橋興建完成時,民眾歡樂的慶賀著,此時導覽機正播放著"Sur le pont d'Avignon"民謠歌曲的片段,頓時腦中想像的畫面更加的鮮明了。
(我假裝不是在拍她,但鏡頭卻離不開,小妹妹天真的表情,讓我著迷)
翻開地圖上所推薦的散步路線,唯一讓我們有興趣的,是"染匠街 Rue des Trinturiers",唯有遠離人潮,遠離都市化,才是我們所追求的,
在這個幾乎呈現圓般的城牆內,四處角落街可見純樸的巷弄,但若方向感稍有不對,迷路是就免不了的行程,加上手頭上的圖資僅有一種,越走越是火上加油。
(染匠街位置圖,沒想到Google Map竟然有圖資...當時應該印一張的)
既然稱為染匠街,可推測早期附近應從事相關的產業而名,雖然此產業早已沒落,但我們就想找找那被隱藏在巷弄中的文化,
在the Halles Market附近開始迷失方向時,警覺心開始防備起來,正當我們嘗試著尋找回去的方向時,轉角響起了鋼琴聲,卻帶領著我們往迷宮更深層走去。
簡直帥翻了,是人也好,是音樂也好,這樣的畫面從來沒見過,表演宣傳如果在台灣是這樣搞,肯定造成一股熱潮。我們跟著這台復古三輪鋼琴車穿越了幾條街,只為了多聽一點,再多看一點,
一回神才想到目前我們是迷路中的羔羊,看看時間已接近回程車票上的時刻,趕緊加快腳步逃離,印象中我們是走到了右側城門,在往南門走,慌亂的腳步、斜射的烈日、逼近的時間,快把耐性都蒸乾了,終於最後還是搭上了火車,也累的我們軟癱似的坐在回程的火車裡,腦中已是一片空白。
在此鄭重的呼籲,來亞維儂切記要掌握好時間及地點,否則真會有非常難忘的經歷喔~
(跟在復古三輪鋼琴車後頭的垃圾車司機,豎起拇指也在說讚呢)
(待續...)
不好意思, 想跟您請教一下~
回覆刪除您是用哪一台相機以及哪一顆鏡頭拍攝的呢? 因為這一系列的照片感覺真是棒啊!!
您好:
回覆刪除像機為 Nikon F3, 搭配3鏡頭:
1. 20mm f/2.8 AF-D
2. 35mm f/2 D
3. 70-300mm f/4-5.6 AF
使用 FUJI400 底片
但基本上是每張照片都有後製,所以看起來口味都比較重 ^_^,
您好,您的照片真漂亮呢^^那個旋轉木馬是長期設置的,在法國的很多城鎮,通常在市中心的地方都會放這麼一個漂亮的旋轉木馬~
回覆刪除謝謝您的補充~~自己重新看過一次才發現唯有把旅遊所見紀錄起來,才不致於在幾年後就遺忘了,至於照片,只能說當時的攝影眼比較細膩 (現在根本廢了...哈哈哈)
刪除我也是這樣呢!自己旅行過的地方有時不做個紀錄,真的過一段時間就忘了^^
回覆刪除